600億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啟動 國中創投管理首支實體基金
瀏覽:2430次 發布時間:2017-02-16
600億元規模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終于進入了實質實施階段。
2016年1月29日,在深圳市五洲賓館,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首支實體基金舉行了成立儀式,同時進行了首批六個投資項目簽約儀式。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理事會理事長、財政部副部長劉昆,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馮飛,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以及基金管理方深圳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澤望均出席了儀式。
成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是國務院為支持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而推出的重大舉措。按照規劃,基金總規模將達到600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央財政先行出資150億元,其余部分除地方政府配套出資外,還將廣泛吸收社會資本。基金形式包括母基金、直投基金等,采用市場化模式運作。
此次成立的首支實體基金規模為6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出資15億元,深圳市政府出資15億元,其他出資方包括深創投、華安保險以及特華、喜之郎等民營資本。經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理事會組織招標,深創投中標為首支基金管理方。深創投為此組建了國中創投擔任基金的GP,新團隊與原先管理的基金隔離,在投資期內不能管理其他基金。此外,首批其他各支基金也正在緊張籌備中。財政部副部長劉昆透露,首批實體基金為1+4架構,1個面對地方的,還有4個面向社會上的基金管理公司,將很快開始網上招標。
政府對首支實體基金的運作寄予了厚望。劉昆透露,目前中央和地方的財政資金已經到位近20億元,是超正常狀態,“考慮到這是首支子基金,我們先投了4.5億,希望盡快把這個資金用出去、用好”。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馮飛則表示,希望這支基金的GP管理方式為后續實體經濟運作提供好的經驗和做法。
在投資階段上,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聚焦B輪及向后適度延伸投資,基金直接投向種子期、初創期中小企業的比例應當達到60%。劉昆強調,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是破解融資難和融資貴,建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市場化長效機制的重要舉措。中小企業為全社會貢獻了60%的GDP,提供了超過80%的就業崗位,全國65%的專利和80%以上的新產品都是中小企業完成的。在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比較大,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經濟增長動力發生轉換。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主要定位于擴大中小企業股權投資規模,促進創業創新,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此外,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將嚴格采取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劉昆特別指出,目前政府對引導基金的行政干預還比較普遍,甚至還出現層層審批項目的現象,這是完全錯誤的。為堅持市場運作,防止對基金的行政干預,將充分保障基金管理團隊的決策權。政府和其他出資人一樣,同股同權,不能超越范圍行使權力,干涉投資項目的選擇。
在基金收益分配上,為政府出資設置了適度劣后,劉昆強調設置劣后的目的并非提高杠桿來增加基金收益,而是通過劣后吸引社會資本,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讓中小企業基金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
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在發言中提出,深圳市正在研究設立市級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市級基金將積極對接國家實體基金,將其投資的企業納入項目資源庫,列為優先投資目標,在企業發展的后續階段,根據企業實際需要優先給予投資支持,與國家實體基金互為補充,形成合力,更好地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
艾學峰表示,深圳是全國股權投資企業集聚地,全市注冊的VC、PE機構數量和管理資金數額均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我們將積極利用這一優勢,通過實體基金的輻射作用,引導帶動深圳的股權投資企業走出去,投資全國各地的優秀中小企業,住推當地實體經濟發展,放大基金的政策效果。
深創投倪澤望在發言中表示,實體基金將以七大戰略新興產業為投資基礎,同時把握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幾條主線,在細分領域的投資上深耕細作。
倪澤望還強調,深創投一直以來堅持投資于中小微企業,截至去年底,深創投投資的初創期、成長期的中小企業數量508個,占比為85%,投資金額154億元,占比82%,中小微企業不僅是吸納就業、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還是技術創新和活躍市場的生力軍,因此,實體基金將以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的中小企業作為投資的落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