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安平:創業投資進入下半場!搭車、跟風進入資本市場套現已過時五條新打法劃重點
瀏覽:1951次 發布時間:2017-02-16
(圖為國中創投首席合伙人、CEO施安平)
8月25日,吉林省經濟技術合作局聯合清科集團共同舉辦“首屆中國(東北)創新創業投資峰會暨股權投資基金論壇”。會上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深圳有限合伙)首席合伙人施安平發表了“大眾創業,創業投資怎么玩?”的主題演講。
施安平表示,目前創業投資都已經進入下半場,之前搭車、跟風到資本市場套現的打法已經過時,現在更加考驗風險投資機構的是自身核心能力。同時,他還分享了創業投資的五條創新打法:
第一,從跟風式投機回歸價值投資的本質。
第二,堅持正確的投資理念。
第三,堅持專業化的道路。
第四,更加重視投后管理服務。
第五,搶項目VS嚴風控
以下為精選演講實錄:
在我擔任深創投集團副總裁8年的時間里,我一直分管東北區的投資工作。2010年,我們在吉林成立一支基金,其中一個企業已經在中小板上市,還有幾家在報備,這支基金在吉林的投資非常成功。我今天第一次以國家中小企業基金合伙人的身份參加這個活動,與大家交流。
在當下雙創的形勢下,大眾創業,我們VC、風險投資應該怎么投資?我的演講內容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大眾創業的新形勢;第二部分,創業投資的新打法;第三部分,新形勢國家中小基金怎么投資。
大眾創業的新形勢
克強總理親自倡導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各個層面都在推動雙創的活動。目前來看,雙創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局面,據統計,2016年1-5月份,全國累計新增企業主體205.2萬戶, 同比增長27.1%。從企業注冊用戶的增加就可以看出來大眾創業的熱情。對比之下,2013年全國每天新增企業戶6900個,2015年提高到9900個,今年上半年已經達到1.39萬戶。所以從這個趨勢上,大家創新創業的熱情非常高漲。
但同時也要看到,作為創業投資面臨的環境和變化。首先是創業創新的企業項目的趨同化趨勢比較明顯,創投面臨的環境更加復雜。
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模式的出現,我們國家呈現出了許多創新創業模式,比如說前幾年O2O、互聯網經濟都非常熱門,就會產生一種一哄而上的現象,全國各地都在走,走到哪里都是O2O,項目趨同化非常嚴重。去年走到哪里聽的都是VR、都是虛擬現實,今年年初話題又轉到區塊鏈。我們現在面臨的形勢是中國企業創業的趨同化非常嚴重,相互模仿非常嚴重,真正創新的、具有獨特商業模式或者有自己獨特核心技術的比較少。這是我們當前面臨的形勢,創投的環境也更加復雜。
從投資額的變化情況也能看出來,清科數據統計,總體來看,絕對值依然在增加,但是增長速度在放緩。創新創業與風險投資都面臨一些新的問題,從創新創業來講,它確實是現在必須大力提倡的,而且無論從政府層面、從投資機構層面都需要關注和推動。因為創新創業是現在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現在宏觀經濟上,經濟增長的壓力非常大。另外,經濟結構的調整也需要創新創業的支持。同時,就業壓力也需要創新創業的支持。風險投資也需要創新創業提供更多的市場空間和項目源。
對于創業投資機構來講,在這種復雜的形勢下面臨一種新的打法,我個人認為,如果把它比作一場球賽,現在進入了下半場,過去那種搭車、跟風到資本市場套現的打法已經過時了。現在更加考驗的是風險投資機構自己的核心能力:第一是對項目的判斷能力;第二是對項目的增值服務能力。創新創業、大眾創業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更多的創業者沒有企業經營的經驗,更需要投資機構認認真真地拿出自己的增值服務能力,為被投資企業進行更多的服務。
紅利消失、重新洗牌,剛才我說到那種搭便車的投資模式已經過去,全民VC、全民PE的熱潮造成了很多投資機構二輪融資、三輪融資沒有錢了,很多投資機構已經開始清算,很多LP過去承諾的出資不出,這就是我們面臨的新的洗牌形勢。
另外,我們的投資面臨著更加理性、更加專業化,退出的方式也不僅僅是IPO 、被上市公司重組,還有更多創新創業方式。
從大眾創業看,國家層面已經在積極推動。去年國務院力推的兩個主要基金,一個是規模600億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一個是規模400億的國家戰略新興產業投資引導基金。這就說明國家已經非常重視,在國家層面積極推動創新創業形勢的引導。
在創業投資機構這個層面,雙創的刺激下,VC還是非常活躍的,但是我們面臨的是項目的同質化、行業競爭更加激烈,投資機構應該修煉自己的內功,提高對自己投資項目的服務能力。在企業層面,企業借助政策和資本的東風,創新驅動的熱情依然很高漲。
順便講一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2015年9月1號由國務院常務會決定,中央財政整合150億的資金,同時吸引民營和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地方政府共同參與,組成600億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我們是在去年12月18號中標國家首支持有基金,首期到位60億。2016年6月29號,國家中小企業首支基金大會在深圳舉行,我們已經正式投資16個項目,總投資額3.5億。
這支機構投資的方向、區域、行業大致上是這樣:
第一,以中小企業為主,這支基金要保證60%的資金投入種子期、初創期 、成長期的中小企業。在座來了很多中小企業家,我相信很多企業都屬于這種中小企業,正是我們這支國家基金重點扶持和投資的對象。我們希望會后有機會和各位企業家進行交流;
第二,投資部分區域覆蓋全國。投資的重點以互聯網、健康、消費、能源、環保、先進制造等等為主要投資方向。我們的專職團隊是由深創投原來一些核心團隊和深創投集團共同組成管理公司,由管理團隊控股、創信投資參股。
創業投資的新打法
其實在創業投資的定義上如果理解深厚了,怎么找股權投資、怎么對接風險投資就一清二楚了。創業投資是專業投資者投入到創新的、高成長的、核心能力強的、一種與管理結合的股權資本。
首先,要有專業投資者。全民PE、全民VC,我們不加評論。但是我知道,在國外有幾十年、上百年的資本市場經驗的風險投資永遠是少數人干的,不是誰都能干的 ,不是過去挖煤的、打油的、圈地的、蓋房子的,有錢了都能干風險投資。
在中國有一個很怪的現象,認為只要有錢就能做風險投資,這是非常錯誤的。所以我們的企業家在對接風險投資機構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是不是一家專業機構,歷史有多長,有什么樣的投資案例和成功的歷史,這非常重要。
這個定義非常明確,一定是專業的機構,投入到創新的高成長,也就是說你的商業模式、你的未來市場空間要非常巨大,你要有自己核心的競爭力。更重要的是與管理服務相結合的,也就是說風險投資給企業的不僅僅是錢,更重要的是給你嫁接的服務,這比錢更重要。
現在我們這些專業機構經常遇到這種情況一個好項目有幾十家風險投資機構都去了,什么樣的錢都有。我特別要提醒企業家,你一定要分辨給你錢的這個機構、這個人背后能給你整合進來什么樣的服務和資源,這些服務和資源是不是專業的,是不是你最需要的,是不是對你是互補的,這個更加重要。
創業投資下半場環境剖析
第一,從宏觀層面上講,我們國家的宏觀經濟進入了一個L形的區間,而且這個L形區間可能短期內還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在這樣一個區間的形勢下,我們每一家企業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市場環境更加惡劣。對于我們創業者來講,面臨的挑戰更多;對風險投資機構來講,過去的預期可能在我們的預測上會面臨不斷的新的不確定因素。
第二,監管層面更加趨嚴。這種趨嚴的形勢將是一個新常態。最近我們看一行三會不斷出臺新的監管政策,這個政策實際就為市場釋放出了信號,這個政策不是短期的,將是一個新常態下的監管趨嚴的態勢。所以過去我們利用政策的縫隙、利用投機來掙錢的那種投資機構可能要面臨新的挑戰。
行業層面,看天吃飯、靠天收成的這樣機構不復存在了,真正考驗投資機構專業能力的時機來了,行業的洗牌重新開始。所以,這個時候是我們行業真正考驗有沒有核心競爭力、能不能在市場站住腳的機會。
投資層面,產業的風口變幻莫測、難以琢磨。我記得雷軍曾經說過,風來了,豬都能飛起來。但是作為一個專業的投資機構,我個人認為,如果趕風口,當風來的時候,如果你是豬,一定會摔下來。我們風險投資機構絕對不會投豬,所以希望你是一個丑小鴨,希望你未來能夠成為真正飛起來的白天鵝。所以,趕風口這個形勢已經過去。
企業層面,創新創業的越來越多,就是我剛才說的真正優質的標的并不多。這和我剛才說的創新創業的趨同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管理層面,投后管理及整合能力匱乏,風險逐漸暴露。由于前一段風險投資全民皆有,所以使得很多投資機構投完以后缺乏管理能力、缺乏資源服務能力,就使得被投資企業的風險逐漸暴露出來。
市場層面,估值肯定趨于下降,市場一定會回歸理性。那種趕風口、搶項目、冒著高估值進入的局面一定不可能長久。
新打法
第一,從跟風式投機回歸價值投資的本質。
由于資本市場去年股災的影響,讓眾多投資機構付出了代價。原來靠燒錢形成的所謂的“獨角獸”,大家也看到了,有很多紛紛偃旗息鼓,很多已經關門了,一味追求高估值項目的機構很多也面臨身份的困擾。靠掙快錢、掙短錢的日子過去了,現在市場在回歸理性。
第二,堅持正確的投資理念。
無論資本市場是熱是冷,很多投資機構都在說寒冬來了,其實我個人認為,如果你是一個理性的投資者、是一個有實力有經驗的投資機構,無論是熱潮還是寒冬,你的投資原則和投資理念是不應該變的。我認為特別是VC階段的風險投資,價值投資永遠是金標的。
所以要堅持一套自己的投資理念,總結如下:第一,對于風險投資特別是VC階段,要樹立寬容失敗的理念,要敢于投資;第二,議價估值投資的理念。吃不飽,死在半道上,前面的錢也是白費;第三,服務至上的理念。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的投資后增值服務體系,是創業投資發展的安身立命之本;第四,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投資理念。以成長性作為估值標準,但是倒過來,你做不到,我也要給你進行延期的補償。所以這是相輔相成的。
第三,堅持專業化的道路。
專業化投資是一個投資機構的護城河,長期來看,專業化競爭仍然是VC機構的必爭之地。專業機構要總結自己擅長的投資領域,把握大的趨勢,深耕細做, 同時內部也要培養專業人才,積累專業經驗,同時也可以適當成立專業化的基金, 通過專業化的基金來體現自己的專業能力。這些都是新的打法。
第四,更加重視投后管理服務。
一個投資機構最核心的競爭力不是錢有多少,而是錢的增值服務能提供多少。投后管理是VC參與企業管理增值的一個過程,也是衡量VC有沒有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準。
我們把增值服務或者投后管理服務分為幾個方面:一個是資源對接,比如同一產業鏈上為融資企業的整合、市場上下游的整合,這些都是被融資企業需要的;第二,企業的資本運作。對于企業家來講,可能這輩子是第一次上市、第一次做資本運作,但對我們投資機構來講,我們每年幾十次,所以你的資本運作經驗就要無償地嫁接給被投資企業,為他們提供在投資、資本運作的經驗。第三,管理輸出。企業家可能創業的時間并不長,但是作為一家投資機構,你經歷了幾百個投資項目,接觸成千上萬的企業,可能總結的管理經驗就會比較多,這些也要同樣輸出給被投資企業,還有退出規劃等等。
第五,搶項目VS嚴風控。
這是一種新的情況,近年來國內創業投資市場仍然是“僧多肉少”的局面,優質標的成為各大投資機構的香餑餑,這種情況要求我們更加理性地對待投資。項目投資和控制永遠是一對孿生姐妹,我們現在要堅決克服“蘿卜快了不洗泥”,尤其對風口項目要注意風險控制。
國家中小企業基金到底怎么玩
第一,要投準人。怎么判斷呢?創業企業,我們看的就是領頭人有沒有創業精神。我這里總結了四點創業精神,有這樣創業精神的人就是我們國家中小基金重點跟蹤的企業家、重點跟蹤的創業企業:
1、吃苦耐勞,敢于打拼。
2、專注主業,銳意創新。要有自己突出的特點,這是你的根,你成長的基礎。樂視網是我們一手扶持起來的企業,現在它已經打造成全生態鏈的企業。
3、工匠精神,兢兢業業。我們希望企業家能夠執著,對自己的企業兢兢業業地干,而不要趕時髦。我曾經遇到這樣一個企業,去年他找我,他說我現在組合了國內最先進的VR團隊,能不能投我。今年年初又說,我現在組合了國內最牛的區塊鏈,能不能投我。這樣的企業堅決不能投。
4、堅韌不拔,百折不撓,遇到困難能夠堅持。
國家中小企業首支實體基金重點關注以下領域:基于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投資機會;中國制造2025年的投資機會;新材料、高端制造裝備等重點領域;消費供給側改革帶來的投資機會;生物醫藥級大健康帶來的投資機會。
從投資階段,我們聚焦于初創期、早中期企業。我們60%的基金必須投向中小企業,這是一個社會責任,所以我們必須堅持按照這個原則。另外,我們要兼顧欠發達地區,適當做出傾斜。盡管是立足全國,但是我們要對經濟欠發達地區進行傾斜,體現國家的引導作用,包括西部、東北老工業基地,都是這支基金的重點投資對象。所以我今天非常高興,也把我參加清科的第一次活動放在吉林,就是希望未來和吉林有更多的合作,希望能夠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